世界經濟進入到了(手提)電腦、(智能)手機時代后,一項特別普及的產品“電池”開始具有了戰略意義,城市生活幾乎一刻也離不開電池。
比如在北京或者上海乘坐地鐵時,看手機的人肯定比不看手機的人多,乘坐高鐵時,看電腦或者手機的人同樣占了絕大多數。如果這手機、電腦沒有了電池,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出現停頓。
電池在今天還開始成為了“戰略物資”。比如2021年2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關于供應鏈的總統令。拜登的總統令要美國強化半導體、大容量電池、稀土等重要礦物及醫療用品四個方面的供應鏈。在半導體之外,電池是美國最為重視的產品。
日本旭化成公司員工吉野彰,早在1981年就開始研究鋰離子電池。2019年,因為在鋰電池研究上的巨大貢獻,他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從日本方面的相關報道看,201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電池技術專利申請來自日本。其次是韓國,第三才是中國。
在美國將電池規定為重點強化內容后,擁有較多電池專利及生產訣竅的日本企業,今后將以何種形式和中國展開合作與競爭?
這取決于日本的電池技術能否保持其優勢地位。日本在鋰電池方面具有哪些優勢,同時存在哪些弱點,這些是最終決定日本企業是否肯與中國合作,或者決定日本企業是否會一直與中國等國企業一直競爭下去的關鍵。
中國媒體特別關注美國在半導體方面打壓華為,通過半導體來實現其對華“卡脖子”的戰略。媒體焦點聚集在半導體方面后,相關的報道比較多,分析也相當具體。
實際上,看一下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在2020年9月發表的報告,感覺美國在半導體方面相當外強中干。
該報告數據顯示,全世界芯片制造75%的產能已轉移到東亞地區。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制造市場的份額已從1990年的37%下降到如今的12%。
美國工業(包括汽車和國防工業)使用的半導體芯片有88%是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生產。美國芯片公司越來越依賴國際合作伙伴來制造其設計的芯片,這反映了美國芯片制造能力在減弱。
美國的強勢在于半導體設計軟件和制造設備領域,分別掌握著85%和50%的較高份額,但12%的本土制造份額顯示了美國對半導體產業的絕對控制力在弱化。
進入2021年以后,半導體零部件的短缺,有自然災害(新冠病毒肆虐)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影響,如美國刻意切斷供應鏈,日本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等等因素。
半導體生產線投資時間長,產品本身進化快,對國際協作的要求高,不是哪個國家想建設就一定能成功建成,尤其想邁過水平分工的生產方式,重回垂直分工的業態特別不可取。
日本等國的企業在進入2000年以后,其在水平分工上的失敗讓半導體已經失去優勢地位。垂直分工方式最終不能挽回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劣勢。
手機及軍工等使用的半導體零部件與汽車、家電上使用的普通半導體并不一樣。汽車用半導體零部件的突然短缺,是因為產業鏈、產業生態出了問題,中國企業首先應該抓住機遇,解決汽車零部件等半導體短缺問題,不能所有企業一股腦兒地直奔3納米或者1納米的半導體產品。
半導體不是本文論述的中心,我們下面將焦點集中在鋰電池上,談談它的短缺問題。
電池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動車的發展超乎預計,尤其歐洲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電動車的普及,但歐洲并沒有充足的電池制造工廠,在電池技術方面也大大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
歐盟多數國家決定在2030年普及電動車,那里幾乎沒有新能源車的概念。在普及電動車的總方針下,介乎汽油車與電動車之間的混合動力車,在歐洲并未普及。
從時間上看,2021年到2030年只有9年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加設混合動力車生產線,顯然不能回收成本。所有汽車廠家開始向電動車轉移方向時,能否確保電池供應,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從更大的方面看,歐洲提出了2050年碳中和的概念,希望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少環境負荷。光伏、風力等清潔能源需要先用電池將電力儲存起來,之后再穩定地供應給電力使用方。在電動車之外,儲存電力也需要大量的電池。
美國的情況與歐洲不太一樣。美國一部分地區冬季氣溫在零下十幾度,不適合使用電動車。有豐富的石油、頁巖氣資源,今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繼續使用燃油車。這是特斯拉轎車在美國不能像在中國這樣迅速獲得發展的一個原因,從松下電器在美國設立的電池工廠看,長期不能走出經營虧損的原因也在這里。
由此觀之,世界上歐洲電池缺口最大,去歐洲投資電池廠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日本作為保有相當多的電池技術的國家,媒體特別關注相關的投資動向。從日本媒體報道看,亞洲電池廠商已經在這幾年大舉進軍歐洲市場,眾多的電池工廠開始在歐洲建設了起來。
| 表1:世界主要電池廠家在歐洲的設廠情況。出處:根據日本《周刊鉆石》(2021年4月3日)。
是中韓等國在大規模去德國、匈牙利、波蘭等地建廠。這說明歐洲電池緊缺,而那里缺少電池的大量生產技術,在電池制造方面完全依靠亞洲企業。美國(特斯拉)雖然也有意在歐洲建設超大電池工廠,但特斯拉并非電池專業廠家,能多大程度上完成這個工作,目前還是個謎。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業在世界上保有相當多的專利,有電池材料的關鍵技術,但人們既看不到日企在本國投資建廠,也與歐洲市場無緣。
那么,日企在電池戰略上到底處于何種狀態呢?
日本是最早開發鋰電池的國家,但一直在產業化上動作遲緩,除了松下電器比較積極地進行了電池業務的投資外,其他廠家盡管保有了眾多的專利及制造訣竅,但并未集中進行相關的投資。
| 表2:2018年世界主要電池廠家及產量、占比。出處:根據媒體的報道制作。
從上表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廠家集中在了中韓日三國,日本只有松下電器擠進了第二名,第四及第六名為韓國廠家,余下的均為中國企業。
2019年、2020年中國企業會有較大的變化,目前公布的相關數據不多,但有一個趨勢是,在電池的大量生產上,日本企業動作不多,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從電池產業的總體情況看,電腦及手機的普及給電池投資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在電池產業開始初具規模后,電動車對鋰電池的需求,更加觸發了相關方面的投資。企業開始在2000年以后進入到了投資競賽中,而此時的日本剛剛進入泡沫經濟崩潰后的第二個十年,日本媒體稱之為“失落的二十年”,所有企業幾乎都停止了相關的投資。
松下電器在2011年、2012年兩年連續發生巨額虧損,每年的虧損均在7000億日元(約420億人民幣),企業存亡危在旦夕。此時松下電器也只能鋌而走險,放棄等離子電視等業務,將希望寄托在了電池業務上。因此,日本也只有松下在電池業務上形成了規模。
鋰電池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最重要的材料是“正極材料”,這部分能左右鋰電池的性能,占了電池成本的一半以上。其中鎳、鈷等屬于重要資源,在原材料的采購、回收重復利用等方面,日本具有較大的優勢。
在2020年進博會上看到三菱綜合材料公司展出了其回收電池尤其是回收鎳、鈷等重要金屬的相關技術。作為有色金屬企業,三菱綜合材料在發力進行電池中的重要金屬的回收工作,這也應該成為中國有色金屬企業關注的一個方向。
負極材料在電池充電放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負極材料不能把正極材料發送出的電子接收好,電池質量就會出現問題。隔層能讓電子在正負極中穿梭,日企中旭化成等公司保有世界頂級生產技術。
世界有相當多的企業在爭相申請電解液方面的專利。防止電解液的遺漏,防止電解液導致電池燃燒,是各企業研發重點。
| 表3:電池各個部分的重要廠家。出處: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制表。
在電池產業已經充分具有市場前景時,日本企業本應發奮投資,但從表1的內容看,日企未在歐洲進行大規模投資,甚至在日本國內投資同樣不多。日企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比較忌諱與中韓企業進行投資競爭。
和日本經濟方面的專家,就日本企業為何在這二十多年時間里幾乎不進行大規模投資做過探討。
日本專家的解釋是,1993年前后,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后日本企業的經營進入到了收縮階段。這些年日本本國市場開始逐步縮小,在國內投資變得愈發困難。日本有大量的高質量研發人才,工人技術水平較高。但能夠到日本投資的國家除了美國外,只有中國。美國不可能在產業方面去日本投資,而來自中國的投資日本卻并不歡迎。外國投資的道路在日本走不通以后,這個國家開始缺少投資,大量技術人才、研發人才出現了浪費情況,經濟愈發止步不前。
在電池方面,日本保有先進的技術,卻不能在產量上實現突破。日經中文網在3月17日報道中引用了三菱綜合研究所2020年在日本經濟產業省研討會上公布的資料。
該報道說,“2020年中國的蓄電池產能為148吉瓦時,歐洲為55吉瓦時,美國為49吉瓦時,日本僅8吉瓦時。雖然日本具有技術實力,但未轉化成產量。”今后要把日本的技術實力轉化成產量,一個比較便捷的方法是通過技術投資的方式,讓日企與中國企業建立起合作機制。
但是,美國要以強化電池等產業鏈的方式打壓中國相關產業,日本的一些政治家開始積極配合美國推行打壓中國的政策,日本國內厭華情緒相當濃厚。在能夠和中國企業合作的時候,受輿論媒體及國家政策的影響,相關合作很難推行。
一位電池方面的日本專家,在回顧了這二三十年的中日電池研發及生產體制的建設后說,“中國在加大基礎科學的研發。以中國的研發速度,在今后三到五年時間內,日本到底還能有多少技術能夠拿出來與中國交易,我實在不敢想象。”
日語有個諺語:“極好的寶物爛在了自己手中”。在能夠與中國合作的時候,受政治及輿論的影響拒絕合作。日本可能最不需要重視的就是時間成本了。數年時間過去后,中國企業的追趕,讓日本很有可能不再能維持其在電池方面的優勢地位。
甘利明等日本政治家在極力推進對華技術封鎖,要求斷絕與中國企業在技術上的交往。長期以往,日本企業也將更加固步自封,浪費其技術資源。
技術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其進步讓舊體制下研發的專利、生產訣竅迅速陳腐化,不能及時用好手中的現有技術,很有可能讓寶物爛在公司的資料庫中,尤其日本企業在投資上十分謹慎的時候,這種可能性愈發大了起來。
(本文來自 公眾號:秦朔朋友圈)
2022年10月,蘇州杰銳思精密機械零部件智能制造車間榮獲2022年度“蘇州市級示范智能車間”稱號。公司積極響應《蘇州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2022年行……
Read more近日,蘇州市工信局向全市征集一批蘇州市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名單揭曉。蘇州杰銳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選。 杰銳思業務涵蓋消費類電子、液晶顯示屏、……
Read more近日,蘇州杰銳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基于AI機器視覺的半導體分選檢測裝備系統設計制造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公示的“202……
Read more